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评论】 志在万里——天津港集团绘就世界一流港口壮阔蓝图

航运评论 2024-01-09

航运评论

HangYunPingLun

初夏时节,津滨大地万物并秀、生机勃勃。作为京津冀和“三北”地区海上门户,天津港更是一片繁忙景象:远洋货轮泊岸装卸,无人集卡往返穿梭,自动岸桥擎臂而立……

2019年1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视察时强调,经济要发展,国家要强大,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。要志在万里,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、绿色港口,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。

天津港发展从此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,牢记嘱托,坚定向前。3年来,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深入实施“一二三四”强港兴企战略,奋力打造绿色智慧枢纽港口,以一系列示范性“全球首创”破解世界难题,年集装箱吞吐量迈上2000万标准箱台阶,勾画出发展新蓝图。


为世界智慧港口建设提供“中国范本”


“总书记来视察后,我们劲头更足啦,作为天津港的一员,我感到无比自豪,也受到很大鼓舞。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天津港太平洋国际公司党委书记陈涛仍记忆犹新。“在码头上,总书记关切地询问了航道、潮汐、航线等情况,还走进调度指挥中心,通过大屏幕察看港口全貌。当时,我们码头的自动化改造才刚刚起步,仅完成4台场桥和1台岸桥的改造。而如今,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率先解决业界四绳轮胎吊场桥改造难题,成为全球首个‘单小车岸桥+四绳轮胎吊+电动集卡’自动化作业的智慧码头。”

在太平洋国际码头筑梦前行的同时,在天津港北支航道另一侧,一台台七彩涂装的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巍然耸立,这就是全球首个“智慧零碳”码头。2021年10月17日,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。“天津港聚焦智慧港口建设应用实际问题,直面制约当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推广应用的难点、痛点,基于全球占比95%以上的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应用,探索未来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新路径,给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.0方案,实现‘智慧’+‘绿色’全领域深度融合。”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总经理王轩表示。

可喜的是,随着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和现场作业间加速融合应用,今年1到5月份,天津港“零碳码头”已经实现单日12条线全部开满,每个月吞吐量的增幅都在20%以上。

同时,天津港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,发力新基建,加快高性能5G 网络建设,构建“北斗矩阵”,织密信息传输“高速路”。强化“物联智控”,全面加强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尖端技术与港口各领域深度融合,打造一批示范性项目工程。建成国际领先的智能管控中心,构筑数字支撑底盘,打造数字孪生港口,再造数字天津港。


发挥枢纽作用 海陆高效联动


港口是基础性、枢纽性设施,是经济稳步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作为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,天津港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,以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,立足区位优势,坚持“拓集、优散、强物流、重协同”,加快打造以客为尊、服务兴企、互利共赢的世界一流枢纽港口。

不久前,天津港环渤海内支线船舶和南北集装箱干线船舶实现了“船船直转”,也就是重点物资集装箱从内支线卸船后,直接装载到南北干线集装箱船上。“通过‘船船直装’,可以有效提高集装箱货物的周转时效,为京津冀地区的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海运服务。以从唐山到厦门为例,整个过程从之前的平均7天,压缩到6天左右。这也吸引了更多河北省的客户,选择‘天天班’进行运输。”环渤海内支线操作中心经理谢书杉介绍说。

看似普通的“船船直转”,展现的却是天津港集团着力构建国内国际“双循环”战略支点,不断深拓航运网络,闯出世界一流枢纽港口新蓝海的担当。

陆向,天津港集团持续完善“三线十区”内陆物流网络体系,布局超120家直营店加盟店,深化跨区域协同合作,推进京津冀物流一体化,服务畅通雄安新区和构建“津海晋门”、长春、新疆等多条绿色大通道;海向,天津港集装箱航线达到136条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吞吐量贡献占60%以上。强化与航运物流企业协调联动,做强“两港一航”,做优环渤海“天天班”“两点一航”服务,升级推出“海上高速-FAST”品牌,在大循环、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。

凭借海陆高效联动,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打出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的“组合拳”,港口作业逆势上扬。截至目前,天津港集团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.5%,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.1%;外贸集装箱船舶准班率位居全球前列,中远海运、马士基、地中海等主要船公司在泊船时效率保持领先,不断擦亮“津港效率,全球领先”品牌。  

殷殷嘱托犹在耳,踔厉奋发正当时。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褚斌表示,天津港集团将牢记总书记嘱托,提档加速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。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以更新科技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,以更宽视野打造世界一流枢纽港口,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成为深度服务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的国际枢纽港。


本文采自 北方网本文头图来源:航运评论“航运光影摄影大赛”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

凡本平台注明“本文采自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只为更广泛的传递航运市场相关信息,并不构成任何导向及应用建议。本平台是一个提供航运咨询、市场报告、免费论坛讲座和深度好文分析等的非盈利平台,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,但绝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
往期阅读

【重磅】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第七届全体会议顺利召开

【征稿延期通知】国际海运经济学家协会(IAME)第30届年度大会论文征集延期通知

【专稿】从集疏运结构看全球主要腹地型集装箱港口发展——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吴文娟 谢文卿 赵楠

【专稿】多重挑战全球港口生产增速大幅收窄——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谢文卿 周梓悦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